7月14华声在线报道
南县乌嘴乡村民孙亮于7月13一早开始了他“河林田”工作. 作为责任区域员,孙亮以图文形式将他所发现问题上报. 自2022年11月起,南县率先改革河长制、林长制和田长制,推出了一员专管、一巡三查、一体推进“三长”联动新模式,以解决协同治理中出现履职难、系理难和常管护难等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南县“河林田”综合巡护率已达87.4%,同比增长22.3%.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林长制管理系统南县将县、镇42个机构整合为14个“‘三长’办”,将县镇村“三长”人数从1953人压减至868人;原有39个巡河、巡林、巡田事项压缩为20个事项,填写表格由22张减少至9张,次数由需要分3次完成调整为“一表通用、一次完成”,从而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降低了40%以上。此外,原有2070块“三长”公示牌也变为“一牌三示”。
为了统一数据管理,南县将原有河、林、田3个系统数据整合到南县“一网统管平台”上。此举为工作流程规范化提供了支持. 南县还制定了工作手册和指南,各级“三长”按照“、上报、交办、整改、销号”五步流程进行工作. 一般问题立即进行整改,而重大问题则会逐级交办,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为了推动基层投资和劳动力投入,南县整合了1000万元资金用于整改和奖励等方面. 目前,已经打造了3个示范乡镇、16个示范村和52个示范组,形成了“三长制”工作示范效应.
同时,南县还大力发展“民间三长”队伍。微网格员和志愿者共有4059人担任“民间三长”,起到了和协助作用. 此外,还培养了364名农民作为“河林田”保护讲师,并为5870人次提供了履职培训. 南县与9.5万户承包经营者签订保护承诺书,形成了对“河林田”保护共识。
林长制管理系统在南县努力下,“河林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有相关问题举报或反馈,请拨打以下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