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微亮,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便换上工装、带上工具,驱车往山里赶.
每天我都要到林子里转一遍。这片林,了如指掌,他翻开巡山志:"你看,这里面我都记着呢:哪里树倒了、哪里树发生了病虫害、哪里有乱倒垃圾……"
是义勒力特嘎查林长,他负责管理林地面积达1.4万平方米,职责包括森林资源管理、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
过去山上光秃秃,一下雨山洪就冲进院子. 现在树多了,山洪发生概率越来越小!这些变化发生,与大家爱护森林意识增强有关,看见谁砍树杈子,村民都不答应,一个电话就打到我这来了。而森林意识增强,背后推手是林长制.
"山有头,林有主,有了问题找林长!"如今,林长制管理系统这不仅是很多老百姓口头语,更成为内蒙古各地森林原保护发展共识。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生态能区,林地、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 然而,过去,这里林资源管理一直面临着林部门"单打独斗"、"小马拉大车"困局,缺少基层一线林建设保护力量,造成林系统能严重弱化,保护和发展难度也越来越大.
破局从2021年6月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意见》,建立起全域覆盖"双林长"工作机制: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担任总林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副等9位省级担任副总林长,划定9个责任片区,全区共设立林长30895人,贯通了自治区、盟市、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五级林长体系。
在嘎查村级,设立了林长、护林员和管员为主体"一长两员"制. 自治区森林原资源保护机制由此发生重大变化——从林部门唱"独角戏",转变为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大合唱".
"林长制管用!"内蒙古自治区林长制办公室负责人宿胜华将其概括为精准护绿、稳步增绿、有效用绿. 网格化、数字化应用,大大提高了林资源巡护精准.
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黄茂营乡,专职护林员郑玉宇和同事们正在巡山。郑玉宇拿着手机介绍:"每个护林员负责一片网格林区巡护,一旦有问题,只需打开App,就能一键上报给林长. "
乌兰察布市今年选配护林员12514名,实现了平均每0.49万亩林地至少有1名护林员(管员)巡护. "前端有人巡,后台有人盯,事件有人查。2022年以来,全市生态护林员巡护里程80余万公里、巡护率100%. "
林长制管理系统乌兰察布市林长制推行为内蒙古林资源保护注入了新活力. 而这只是内蒙古在推行林长制方面一个缩影. 如今,内蒙古全区已经建立了覆盖面广、层级齐全林长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林长制推动下,内蒙古森林原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未来,内蒙古将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完善林长制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让内蒙古绿宝藏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